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学习研究 > 文史学习

第106期:国门是如何打开的——中国对外开放的起步过程(三)

发布日期:2019-05-23

二、22个引进项目上马还是下马

这次调整之所以遇到困难,有一些过去没有的新情况。汪道涵当时以八句话概括最初的引进状况:“万马奔腾,不测深浅;不尽知己,不尽知彼;仓促协议,骑马难下;头寸一紧,舆论哗然。”国民经济调整过程中,22个重大引进项目是一个重点和难题,正所谓“骑马难下”。

上海宝山钢铁总厂上马还是下马,就是一个两难选择。宝钢是22个引进项目中最大的一个,一、二期工程计划投资301.7亿元人民币,其中包括47.8亿美元外汇资金。宝钢的上马,一开始就有很大争议。在中央确定调整方针以后,批评的舆论更多。但宝钢工程已经开工,而且进度很好。根据陈云的意见,宝钢一期工程继续干下去,二期工程延期,二期对外已签的合同进行赔偿,已进口的设备妥善保管。1980年初,由于地质原因,宝钢基础打桩出现位移现象,批评的舆论再次激烈起来。在当年8月至9月召开的五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,宝钢问题成了争论的焦点。1980年底,中央开始实行进一步的经济调整,决定宝钢一期工程缓建,是否继续建设需组织专家论证,二期工程停建,热轧和冷轧合同退货。

除宝钢外,其他引进项目也一直处于上下两难的境地。对它们的处理大体分为四类:七项继续执行合同;三项被迫推迟开工;十项只签订了部分合同的项目推迟其余引进设备的签约和基建进度,或调整引进方案;一项因建设条件不具备而撤销。

对上述22个大型引进项目的调整带来了重大损失。一批进口设备,如宝钢二期成套设备、大庆和齐鲁的乙烯设备、仪征大化纤设备等已经运到工地,有的甚至已经开工建设,如今为了封存保管,有时还要专门修建大仓库和铁路专用线。此外,停缓建这些项目不仅要赔偿毁约损失,还会造成国际影响。

许多人感到22个引进项目的下马太可惜。国务院副总理康世恩在一次会上发言说:“这批重大项目为国家急需的基础工业设施,它的建成,将大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,不论社会效益、经济效益都是好的。对提高我国工业技术水平,填补我国工业重要产品的空白,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。”在1979年9月国家计委的调整计划中,曾提出一个设想:用外汇贷款解决12个进口成套设备项目的国内配套投资资金,共计40亿元,同国内财政脱钩。但是,陈云认为,在目前自由外汇不够的条件下,这样的事不可能办到。

1981年初,上海市副市长陈锦华给国务院总理赵紫阳写信,建议国家给宝钢再增加几千万元,“让工程缓中求活”。2月10日,国务院召开宝钢问题会议,听取论证会情况汇报。宝钢工程副总指挥、冶金部副部长马成德发言说:“如果下马,国内投资也需要15亿元,继续搞下去,也只是需要25亿元。”赵紫阳问:“你的意思是,多用10个亿救活100多亿(指宝钢已用的投资),少用10个亿,100多亿就付之东流了。”马成德答:“是这个意思。”马成德算的这笔账打动了赵紫阳。7月,赵紫阳在到上海考察一番后改变了态度。国务院副总理姚依林、谷牧、薄一波也先后到宝钢,表达了不同程度的支持。8月7日,国务院正式批准宝钢续建。